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便秘

比吃香蕉好的治便秘中医药膳

时间 : 2009-03-27 15:58:07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按照中医理论,便秘病因主要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亏血少、阴寒凝滞所致。因而,便秘一症,中医辨证地主要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和冷秘四个分类。   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而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症,故而较适用于肠胃积热所致的热秘,可于饭后1~2小时进食,每日1~2根为宜。但对于虚秘和冷秘的人,由于本身体质虚寒,与香蕉的属性寒相同,吃了反而不利于通便,应少食。实际上,香蕉只能作为辅助性治疗便秘的水果,对于顽固性便秘者效果甚微,一般需要通过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运用清热通便或疏肝理气或益气润肠或养血润燥或温阳通便等到方法,配合中医药膳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便秘食疗   番薯粥   配方:番薯50克,小米50克。   制法: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小米淘净。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1~2次,作早、晚餐食用。   适用于热秘、气秘患者。   芝麻粥   配方:黑芝麻仁6克,粳米50克。   制法:烧热锅,放芝麻入锅,用中火炒熟,并有香味时,取出,粳米淘净。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八成熟时,放入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煮至米烂成粥。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   白萝卜蜂蜜汁   配方:白萝卜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白萝卜拍碎绞汁,以蜂蜜调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适用于热秘。   人参黑芝麻饮   配方: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   制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适用于气虚便秘。   杏仁当归炖猪肺   配方:杏仁15克,当归15克,猪肺250克。   制法:将猪肺洗净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捞起,与杏仁、当归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熟后调味。   适用于血虚便秘。   苁蓉羊肾汤   配方:肉苁蓉30克,羊肾1对,   制法:将羊肾剔去筋膜细切,用酱油、淀粉、黄酒拌匀稍腌制。肉苁蓉加水适量;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入羊肾同煮至水沸,加葱、姜盐、味精、香油调味即成。   适用于冷秘患者。   热   热秘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气   气秘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冷   冷秘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虚秘见虚秘分气虚和血虚。   虚   气虚见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血虚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涩。 (实习编辑:伍智聪)
关键词: 便秘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比吃香蕉好的治便...”相似的文章

更多>>

便秘疾病

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