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塞

鼻塞乱用药欲通更塞

时间 : 2009-03-27 15:32:42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小安之间去年冬季感冒之后,鼻塞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他听说滴鼻净治疗鼻塞很灵,便去药店买了两支。开始时效果还真不错,但好景不长,一段数时间后疗效越来夜差,甚至鼻塞得更严重。他不得不增加滴药的剂量与次数,以维持原来的效果,可鼻塞还是长期不愈。他到药店质问药师:“这滴鼻净是否假的,为何越用越不管用呢?”药师告诉他,药品质量没有问题,建议他到医院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经医生检查发现,小安的鼻黏膜,尤其是鼻甲部位充血肿胀,分泌液明显增加,确诊他是患了药物性鼻炎。   治疗不塞的药物怎么又引起了新的鼻炎?小安百思不得其解医生告诉他,滴鼻净(萘甲唑啉、鼻眼睛)或麻黄素滴鼻液都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应用后,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从而塥小鼻甲,改善鼻子的通气状况。但如果用药过量,血管收缩过度,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出现“反跳充血”现象,使鼻甲更为肿胀,鼻子通气更差,引发药物性鼻炎。若长时间用药不当或滥用,还会引起鼻黏膜的病理改变,影响到鼻内纤毛和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可继发肥厚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如果长期、连续、过量用药,还可能产生蓄积作用,以致诱发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可见,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更不宜使用这类滴鼻剂。   另外,有几种药物如利血平、奋乃静、普萘洛尔(心得安)、酚妥拉明(立其丁)等口服或注射给药时,也可引起暂时性鼻塞,一般停药后鼻塞会自动得到改善。   预防药物性鼻炎,首先要做到合理使用鼻黏膜收缩荆。用麻黄素或滴鼻净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讲究用药方法。患萎缩性鼻炎的患者与新生儿鼻塞均禁用滴鼻净。成年人连用不宜超过七日。小孩与老年人用滴鼻剂的浓度宜小,麻黄素为0。5%,滴鼻净为0。05%,每隔4~6小时用一次,每次单侧鼻孔滴药勿超过2滴。为防用药过量,也可采用双侧鼻孔交替给药的方法。另外。在患病引起鼻塞时,要注意治疗引起鼻塞的原发病因,从根本上解决鼻塞问题,不要急于使用收缩鼻黏膜的滴鼻药。   治疗药物性鼻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首先应停用血管收缩剂类滴鼻药,至少要坚持两个星期以上,然后治疗娘发病,并用其他药物替换原药。可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配成浓度为0。25毫克/毫升的滴鼻液,第一周滴20毫升,一般可改善鼻腔通气,第二用仅滴生理盐水。若第一周症状来改善,再滴地察米松滴鼻液一周,可获良效。亦可用曲安缩松滴鼻,可在一周内显效。在滴鼻的同时,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有助于改善症状。   像小安这种由于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属急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其中30%~50%是由某种鼻病毒引起,常易合并细菌感染。这时要注意多饮水,注意休息,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必要时,服用对定的抗感冒药。随糟其他感胃症状的缓解,鼻塞症状也会逐渐缓解。如果鼻塞症状较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采用清水或淡盐水反复冲洗鼻腔。临床观察表明.该法不但能快速缓解鼻塞症状,还可有效缩短感冒病程。总之,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收缩鼻黏膜的滴鼻药。 (责任编辑:梅一多)
关键词: 鼻塞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鼻塞乱用药欲通更...”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塞症状

故临床上对于鼻塞的患者要检查: 一、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