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要治疗吗?

时间 : 2009-03-27 21:35:02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有报道声明,“白大衣高血压”与一般高血压一样,可能对心、脑、肾等靶器字造成慢性损伤。   63岁的刘女士来到门诊,说她每次在单位体检时,测出的血压都高;到医院检查,医生测得她的血压也高。可她自己在家测血压却每次都正常。有位医生怀疑她在家测的血压值不可靠,让她做了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没想到结果也正常。她很纳闷地问我:这是怎么回事?算不算高血压?   我当即给她测了一下血压,收缩压为15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88。我告诉她,这是典型的“白大衣高血压”――病人看到医生,甚至一进医院,血压就高了。   刘女士说:“其实医生对我很友好,我也没什么担心害怕,我不明白血压为什么会高?”   “医院对病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特别是在一些大医院里,病人多,环境杂乱,排队挂号,等待看病,病人心中难免着急,这就是血压升高的原因。”我给她解释,“作为医生,医院对我倒没有陌生感。但我每次到火车站就觉得心慌,那也是因为人多、杂乱,又怕赶不上车,等等。假如那时测血压,可能也有点高。”“我相信,在一些令您紧张着急的情况下,您的血压也会升高,只是因为没机会测量,所以不知道罢了。”对我的解释,刘女士恍然大悟:“既然白大衣高血压是一过性的反应,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呢?”她明确表明:最好不要治疗,因为药有副作用。于是,我向她做了如下介绍。   “白大衣高血压”是由于病人对某些外来刺激适应性差,反应比较强烈所致。试验证明,这类病人的交感神经冲动明显比其他人强烈和频繁。类似情况还可见于一些年轻人,他们平日血压正常,而面临入学或入伍前的体检等场面时,则血压升高。无论医生怎样让他安静休息,嘱咐他不要紧张,血压仍不能下降。对这类人,即使现在不下高血压的结论,但其今后发展为高血压的可能性肯定比别人大。   至于是否要治疗,必须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白大衣高血压”毕竟不是通常的高血压,治疗上不需要“草木皆兵”。另一方面,这种稍遇风吹草动血压就上升的状态,对身体肯定不利,并可能成为激发急性心脑血管病变的诱因。有报道表明,“白大衣高血压”与一般高血压一样,可能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慢性损伤。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把它看成发生高血压的前奏,或者是早期高血压。因此,预防性地给予适当治疗比不治疗好。   由于“白大衣高血压”是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因此,治疗的首选药物是能减弱交感神经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一般而言,只需维持小剂量即可,但仍需长期坚持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来说,这种治疗的耐受性很好,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至于有什么副作用。   当然,与一般高血压相同,“白大衣高血压”者也应进行“综合治理”。即平时注意限盐、减肥、适当体力活动、重视劳逸结合和心理调摄。如果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问题,那就不必再用药了。 (责任编辑:王海娥)
关键词: 高血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白大衣高血压”...”相似的文章

更多>>

高血压疾病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