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副伤寒

大溪二小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实施计划

时间 : 2009-03-27 18:05:36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前段时间,由于受台风、冷空气南下气温突变、国庆长假等影响,伤寒、副伤寒等流行疾病在我市流行。特别是城南中学确诊50多例伤寒、副伤寒病例后,给我校敲响了警钟。为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在我校的流行,根据市教育局、大溪镇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实施计划。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疾病的传播流行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迅速行动起来,制订计划,启动预案,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伤寒、副伤寒领导小组:   组长:叶国军 副组长:张岳林、俞巧飞、叶明利   成员:柳根富、陈海斌、陈雪芬、李卫江、孙文森、莫宵晨、叶小荣   食堂安全管理员:李卫江、孙文森、吴仙方、颜敏勇、叶小荣   二、广泛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1.要利用广播、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2.向师生分发伤寒、副伤寒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及简单的救治常识和自我诊治常识。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每天的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   三、狠抓落实,大力开展综合整治   1.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综合整治。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洗头的良好卫生习惯。各班配备脸盆、毛巾、洗手液等卫生用品。开展环境整治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   2.特别要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一要搞好食堂内外的清洁卫生;二要办齐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从业人员有身体不适的,要停止工作先检查,待康复后方可上岗;三要落实规范食品配送和定点采购制度,不得向无证小摊小贩购买,同时要加强出入库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四要落实文具消毒保洁措施,并做好记录;五要搞好48小时食品留样制度;六要加强在校就餐学生的管理,造好相关表册,就餐时,加强巡视,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如用手抓饭菜,共用餐盘等。   3.及时添置卫生设施,并做好灭蝇、灭鼠工作。   四、加强监测,及时统计上报疾情要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对于伤寒、副伤寒等流行疾病,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班主任、卫生员、信息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带头执行好。一要建立缺课登记制度和晨检制度。班主任每天早晨要对全班学生巡视、检查、登记、发现有不良症状的,要及时通知家长,或带学生到当地医院就诊。对于因病缺课学生要加强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就诊情况,一旦班级中出现疑视病例,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校方及时部署应急措施。二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信息员及时汇总全校各班情况,向上有关部门报告。   预防伤寒、副伤寒等流行性疾病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全校师生一定要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决不松懈。对于在预防工作中消极松懈、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批评,及至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许学钦)
关键词: 副伤寒 伤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大溪二小伤寒、副...”相似的文章

更多>>

副伤寒疾病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